堅持“動態清零” 強化校園疫情防控

來源:中國教育報 時間:2022-04-03  閱讀:次   |
42.9K

  堅持“動態清零” 強化校園疫情防控 ——專訪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兒少衛生中心主任馬軍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處于大流行時期,教育系統疫情防控面臨復雜嚴峻形勢和挑戰。圍繞“教育系統必須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這一主題,本報記者對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學校/兒少衛生中心主任馬軍進行了專訪。

  提高警惕,奧密克戎變異株給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新挑戰

  記者:3月以來,具有強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迅速蔓延至我國28個省份,您認為這一輪疫情給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哪些新挑戰?

  馬軍:新冠病毒是全人群易感染。該病毒主要在彼此有密切接觸的人與人之間傳播。而學校作為人員聚集的場所,天然具有人群聚集時間長、空間距離短、人員接觸面大等屬性。

  目前全球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為主,它具有非常強的傳染性,且感染病例多為無癥狀或輕型。這個特點對學校目前傳染病防控制度中基于(疑似)癥狀報告的應對機制帶來了新挑戰,即基于癥狀報告的響應預案可能滯后于病毒流行,從而給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更大壓力,需要提高警惕。

  記者:日前,一些校園內出現了聚集性疫情,引發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這反映了我國大中小學疫情防控工作還存在哪些薄弱環節,亟待各方合力解決?

  馬軍:學校作為社會防控整體結構中的重要環節,防控措施要做到“更早、更快、更嚴、更實”。這也提示了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在常態化基礎上,要聯通社區和醫療機構監測體系,健全多點觸發的監測機制。一旦發現疫情,相關監測系統可以快速互通,觸發響應系統,從而盡早切斷傳播途徑。

  人民至上,科學理解并貫徹落實“動態清零”防疫總方針

  記者:面對疫情,為什么我們不能“躺平”?哪些因素決定教育系統必須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馬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防疫理念是我國政府決心的體現,堅持“生命至上”決定了我們不能像一些國家那樣選擇“躺平”或放棄抗疫。學校所面對的主要群體是兒童,兒童群體的免疫力比成年人要弱一些,一旦感染,對健康影響比較大。病毒帶來的不良后果、既往應對疫情的經驗、公眾對抗疫的接受度和意愿,以及我國政府“盡一切可能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總體策略,共同決定了教育系統必須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記者:如何科學理解“動態清零”?教育系統實現“動態清零”的關鍵是什么?

  馬軍:堅持“動態清零”防疫總方針,教育系統廣大干部師生要科學理解其內涵。“動態清零”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求快速、精準控制住疫情。它有兩個關鍵詞——“動態”和“清零”,它是既往應對疫情的經驗總結,是基于讓疫情對學生學習生活影響更小的考慮。“動態清零”體現的是管理能力,不是“一刀切”,而是精準防控,精準地劃分管控人群,精準地制定管控范圍。

  多措并舉,統籌推進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記者:當前,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有哪些重點任務?如何統籌推進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和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馬軍:教育系統要深刻認識到疫情防控工作的艱巨性和長期性,絲毫不能放松,杜絕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抓嚴、抓實、抓細各項防控措施。重點任務包括落實疫情防控長效管理機制、家校社區協同機制、多病共防措施和行動、日常衛生管理和健康教育以及督導檢查等。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毫不動搖地堅持行之有效的既定防控政策措施,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常態化措施,嚴格落實校門管理,堅決把疫情擋在校門之外;進一步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統籌協調力度,積極推動地方黨委和政府與學校建立協同應對突發疫情機制;進一步升級家校協同防控,充分調動教職員工、學生、家長全員參與支持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凝聚疫情防控合力。

  記者:疫情當前,我們在持續做好師生健康監測與管理的前提下,應如何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

  馬軍:近期,教育部出臺了學生疫情防控期間學習生活健康指南,分別針對在校學生、居家學生、隔離學生和就醫學生發布了健康建議,不僅涵蓋了路徑、措施這樣的外部解決手段,還注重以人為本,關注在疫情下學生受到的直接和間接影響,特別是心理方面的影響。

  我認為,要引導師生和家長正確了解疫情的發展趨勢,學會自我防護。同時,倡導師生和家長保持健康作息的生活,掌握積極的休閑娛樂方式,堅持體育活動,適當轉移注意力。在渠道上,建議積極利用學校網站、公眾號、微信群和QQ群開展師生和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有需要的家長積極尋求心理援助。由學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在學校統一領導下,有序開展心理支持熱線和網絡心理輔導服務工作。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