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生命至上牢記醫學生心中——廣西醫科大學校長走進醫學生思政課堂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 時間:2022-04-24  閱讀:次   |
42.9K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仕敏 通訊員 石鵬 黃綺思)“從抽象理論到具體的過程是怎樣?”“骨科3D打印技術的方法論如何體現?”4月20日下午,廣西醫科大學校長趙勁民走進《自然辯證法概論》課堂,為臨床醫學2019級(5+3)雙語3班的同學帶來一場醫學生專題思政課——“精準骨科3D打印技術的方法論思考”,與同學們展開了一次溫暖的對話。

  課上,趙勁民首先回顧了兩年多來中國的抗疫歷程,結合最新疫情形勢,多角度向大家詳細解釋各個問題。同時,趙勁民結合新冠病毒變異無明顯規律復雜多變、骨科疾病、影像學認知等知識和3D打印技術臨床實踐,運用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論對抽象與具體對立統一的原理進行了推理分析,將精準骨科3D打印技術的方法論思考娓娓道來。

  “癥狀千變萬化,疾病又多種多樣,而人與人的不同又給疾病的診治帶來了難度。”趙勁民教授重點結合骨科疾病臨床實例,闡釋了精準3D骨科打印技術實現1:1還原真實情況是跨學科方法的創新思維產物,也是多學科融合的典范,更是把抽象疾病轉化成具體疾病模型的過程,將極大推動精準醫療及個性化治療的實現和發展。

  “科學技術需要創新,創新是科學技術研究的動力和靈魂。要創新,必須有創新思維和方法?茖W研究上和技術發明上的創新思維,就是思維要素的辨證組合與重新配置。”趙勁民鼓勵同學們盡早進入科研領域,用辯證思維去認識面臨的各種未知疾病,用跨學科、多技術融合的創新思維方式提升學習能力,成長為具有創新能力的拔尖人才,將來為建設健康中國,促進醫學進步,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貢獻。

  在120分鐘的課堂里,趙勁民校長以醫學專家視角,運用精準骨科3D打印技術臨床實踐成果解讀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讓課堂內涵豐富。


  (正文結束)

相關閱讀: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